劉宇烜,今年10歲,榮成市第二實驗小學學生。無論何時,他給老師和同學的印象都是自信、陽光、懂事。他身上充滿正能量,笑起來的時候臉上還會顯現(xiàn)一對小酒窩,他像小太陽一樣溫暖著身邊的人,也不斷影響著身邊的人。
課余時間,劉宇烜(右)和同學一起看課外書。 家人貼心的“小棉襖” 由于姥姥、姥爺年事已高,媽媽工作比較忙,經常照顧不到劉宇烜,可他從未讓家人操心過他的學習、生活,就像是整個家庭的“小棉襖”一樣,不僅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得妥妥當當,還貼心地照顧家人。 “今天的事情一定今天完成,決不留到明天。”這是劉宇烜對自己的要求。在家人的培養(yǎng)與引導下,他從小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作業(yè),然后再看書或玩耍。 幼兒園時,劉宇烜就開始嘗試幫姥姥和媽媽分擔家務。“讓‘男人’來吧!”每每看到年邁的姥姥弓著背拖地時,他總會上前接過拖把,讓姥姥去休息,自己把家里打掃干凈。洗衣服、收拾衛(wèi)生、整理房間,這些對同齡孩子來說還略顯陌生的家務,對劉宇烜來說早已十分嫻熟,并漸漸成為生活常態(tài)。
給即將下班的媽媽準備好拖鞋,給忙碌了一天的外公泡杯茶,給辛勞的外婆一個微笑和擁抱……一個10歲的少年,用細膩和溫情,把對長輩們的感恩和愛淋漓盡致地表達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他,家庭里總是充滿歡笑與溫暖。正如劉宇烜所說:“我已經長大了,作為一個‘男人’,我可以保護媽媽和姥姥、姥爺,為他們分擔更多。” “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其實兒子也是。”母親劉女士欣慰地說,兒子能自強自立、懂事上進,她感到很自豪。
師生心中的“暖男” 勤奮踏實、機靈睿智、貼心細致……不止是在家中,在學校里劉宇烜也是一個陽光男孩,他被老師和同學親切地稱呼為“暖男”。 對待學習,劉宇烜很執(zhí)著、也很認真,總是第一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并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豐富自己的見識。課堂上,他也是積極分子,經常能答出精彩的答案,贏得老師與同學的掌聲。課后,他又能自覺地復習鞏固學習過的內容,并預習新知識。他的作業(yè)經常做到正確率百分之百,讓老師們贊嘆不已。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在歷次考試中,劉宇烜的成績在班級中總是名列前茅,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
除學習外,多年來,劉宇烜堅持彈吉他、學繪畫、練書法……有時間還會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例如話劇社、想象畫社等。他的作文《啊!我心中的那一片紅》在紅色征文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作為班長,劉宇烜經常幫助老師處理班級瑣事。每天早上,他總是早早來到教室,趁著同學們沒到,把教室打掃干凈。放學后,他也會等同學們全部離開后,查看門窗是否關好再回家。平日里,看到同學違反紀律或有什么不好的習慣,他敢于上前糾正、引導,堅持對事不對人。正是他的認真、負責,贏得同學們的支持,被他批評過的同學非但不排斥他,反而愿意與他玩成一片。其他同學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也總會第一時間想到劉宇烜。 無論遇到多大的難題,劉宇烜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那對淺淺的小酒窩仿佛在告訴大家,只要努力、堅持,就會成功。
公益活動的“小使者” 一言一行講道德,舉手投足見文明。提起劉宇烜,周圍的鄰居都會豎起大拇指,夸他是個好樣的。在社區(qū)里,每逢身邊老人遇到困難,劉宇烜總會像小天使一樣,伸出援手。幫年邁的老人打水,教趕時髦的老人玩手機、使用微信……到處都有他的身影。在學校近幾年敬老愛幼的實踐中,他逐漸從一名活動參與者,成長為一名活動策劃者、召集者。 除了身邊的老人,劉宇烜也頗受小孩子們的歡迎,是他們心中的好哥哥。他熱愛環(huán)境,平時走在路上,看到有垃圾,都會毫不猶豫地撿起來。每周,他還和媽媽義務清掃小區(qū)樓道。鄰居家的弟弟妹妹們紛紛以他為榜樣,帶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參與到愛護社區(qū)環(huán)境的活動中,作為小區(qū)的“文明志愿者”,共同維護小區(qū)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放學后或是節(jié)假日,大人們在小區(qū)內總能看見劉宇烜帶著幾個小孩在撿拾煙頭、塑料袋、礦泉水瓶等垃圾。劉宇烜以他真善美的行為影響、感動著周圍的人。他全面發(fā)展、積極進取,他以奉獻為樂、表現(xiàn)優(yōu)異,是老師同學都認可的美德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