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2020最新视频在线_高清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码在线观看0000_高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div id="me03o"></div>
<dfn id="me03o"><source id="me03o"></source></dfn>


  • <div id="me03o"></div>

      首頁 榮成 專題 旅游 人才 汽車 房產(chǎn) 圖片 視頻 商家 手機版
      新聞 新聞 市情 鎮(zhèn)區(qū) 名企

      榮成一對老黨員夫婦:埋骨何須黃土 相約魂歸大海 !

      來源:未知 作者:榮成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7-04-17
      摘要:自從3月9日虎山鎮(zhèn)福落山村91歲的老黨員劉克明去世后,家里一直很安靜。 圓墳、頭七,這些在農(nóng)村很受重視的祭祀日,村里人未見劉克明的老伴和兒女為他張羅過。 甚至,在福落山村,村民們也沒看到劉克明的墳。 是劉克明的兒女不孝?

      榮成一對老黨員夫婦:埋骨何須黃土 相約魂歸大海 !

      自從3月9日虎山鎮(zhèn)福落山村91歲的老黨員劉克明去世后,家里一直很安靜。

      圓墳、頭七,這些在農(nóng)村很受重視的祭祀日,村里人未見劉克明的老伴和兒女為他張羅過。

      甚至,在福落山村,村民們也沒看到劉克明的墳。

      是劉克明的兒女不孝?

       

      “兒女們都很孝順,但是我和老伴都是老黨員,移風易俗我們得帶頭。我們不迷信,一切從簡,所以我們選擇海葬。”劉克明的老伴、89歲的老黨員原永良道出原委。

      喪事從簡,簡到連墳墓都不要,這在虎山鎮(zhèn)是從來沒有的。當年在戰(zhàn)爭年代投身革命的劉克明、原永良夫婦,在和平發(fā)展的新時代再次給人們樹立了榜樣。

       

       

       

       

      兩次留遺囑喪事要從簡
       

       “把你爹的骨灰先寄存著,到時候,和我的骨灰一起撒入大海。不要給我們修墳、扎牛、扎馬、過七、買花圈、燒紙錢,我們不要任何形式的祭奠。”最近,91歲的老黨員劉克明和89歲的老伴原永良的這份口頭遺囑,在虎山鎮(zhèn)老年公寓和虎山鎮(zhèn)福落山村傳開了,引起了周圍人的震動。原永良和劉克明都是虎山鎮(zhèn)福落山村人,10多年前,二人搬到了虎山鎮(zhèn)老年公寓生活。

      3月24日上午10時許,記者走進虎山鎮(zhèn)老年公寓,見到了原永良老人,她正在服務(wù)人員的陪同下,推著一個可移動的座椅向居住的房間走去。“剛才去做操了。我腰椎間盤突出,身體不是很方便行動,但是我是黨員,得帶頭去。”原永良說。在她看來,身為黨員,凡事都應(yīng)該起到帶頭作用,這樣的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分年齡、不講客觀條件。

      談起留遺囑的事情,原永良說,老兩口受黨教育多年,都是信仰堅定的老共產(chǎn)黨員。兩人進入八十高齡后,就感到離生命終止的日子不遠了,就想在頭腦清晰的時候,自己做主自己的喪事。他們看到,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富裕了,有錢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漸漸成為時尚,封建迷信活動也盛行起來。自己受黨教育多年,理應(yīng)是無神論者,理應(yīng)帶頭移風易俗。盡管人微言輕,產(chǎn)生不了多大的力量,但有人帶頭,總比沒人帶頭強。于是,老兩口把他們的意見告訴了兒女們,得到了兒女們的支持。

       

      3月9日,劉克明離世,原永良怕兒女們不當回事,也怕兒女們受不了社會上的非議,又把兒女們召集起來,向他們重申了一遍遺囑,得到兒女們的支持。

       

      老黨員成虎山移風易俗“第一人”
       

      記者從虎山鎮(zhèn)政府了解到,多年來,該鎮(zhèn)號召移風易俗,文明祭祀,并加強了管理,有農(nóng)民主動在墳頭種樹,墳前燒紙的情況也基本看不到,但真正做到不修墳的,劉克明和原永良是虎山的“第一人”。

      “聽說老人不修墳,不辦喪事,感到很驚訝。平時接觸,知道這老兩口是老黨員,覺悟高,但沒想到他們這么開明。其實,以前喪事從簡的也見過,一般為了省錢啊,給兒女省事啊,但像他們這么大歲數(shù)的還不修墳的太少了。”虎山鎮(zhèn)老年公寓服務(wù)部經(jīng)理房翠花說。

       

      原永良和劉克明的決定也傳到了福落山村,村民有不解的,也有佩服的,一時間老兩口的移風易俗決定也成了村里人茶余飯后的話題。“老一輩黨員,思想覺悟就是高,跟黨走,干實事。”“他們喪事從簡,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其實這樣不修墳挺好的,人都沒了,修墳其實也就是個念想,我將來也不修墳。”村民們紛紛表達著自己的看法。

      原永良和劉克明的做法成為虎山鎮(zhèn)移風易俗的一面旗幟,讓不少農(nóng)民的心產(chǎn)生波動。

       

      父母決定影響下一代
       

       劉克明原永良夫婦有五個兒女,得知父母的決定后,大家都非常支持。不僅如此,女婿、兒媳以及孫子等也都表示支持。

       “我們作為兒女,希望給老人盡孝,但也了解父母的為人。既然他們提出來了,我們應(yīng)該支持。”原永良的女婿宋本昭說。宋本昭長期在殘聯(lián)部門工作,對移風易俗有自己的看法,他非常支持兩位老人的做法,也認為黨員帶頭移風易俗是應(yīng)該的,需要大力提倡。

      在北京工作的原永良的兒媳也在回家看望老母親時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將來我們也選擇海葬,喪事從簡。”

      據(jù)介紹,原永良1945年入黨,劉克明1946年入黨。原永良注重自身的學習,也注重言傳身教,對子女加強培養(yǎng)。“我老伴一輩子剛正不阿,遇到損害集體利益的事情隨時翻臉,再熟的朋友也不講情面。”原永良說,雖然容易得罪人,但她支持老伴的這種倔勁。而她年輕時是青婦隊隊長,帶領(lǐng)大家到山上埋地雷,因為表現(xiàn)突出,獲得了兩枚地雷作為獎勵,原永良也主動交給了集體。“不沾集體的光,不占集體的便宜。”原永良說。

      對年輕黨員原永良也寄予了期望,她說,現(xiàn)在的年輕黨員大部分都不錯,但也有個別缺乏學習,應(yīng)該讓年輕黨員了解黨的艱難歷程,繼承黨的寶貴傳統(tǒng),并發(fā)揚光大。

       

      新聞延伸  

       

      據(jù)悉,自2012年首次舉辦海葬活動以來,威海市先后6次共為428名逝者提供免費海葬服務(wù)。威海2017年春季海葬活動3月31日在劉公島新旅游碼頭舉行。又有36名逝者選擇了海葬。 

       

      沖破傳統(tǒng)觀念 生態(tài)殯葬在威海蔚然成風 

       

       

      (據(jù)今日榮成、威海新聞稿件整理 


      責任編輯:榮成
      首頁 | 榮成 | 專題 | 旅游 | 人才 | 汽車 | 房產(chǎn) | 圖片 | 視頻 | 商家

      Airc.cn魯ICP備19021707號-2 Airc.net.cn ICP證:魯ICP備09065580號 技術(shù)支持:平臺技術(shù)由風云軟件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

      電腦版 | 移動版魯公網(wǎng)安備 37108202000325號 圖片均來源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立即刪除。電話:0631-38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