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 空調WiFi西瓜 懶人同款沙發(fā), 夕陽西下, 我就往那一趴。”
感覺夏天就應該這樣過……
空調、冰箱、WiFi 似乎早已成了夏天的標配 不管少了哪一樣 都會讓你度秒如年、坐立不安
但在40年前 同樣的炎炎夏日 沒有空調和冰箱 連風扇都用得很少
那時候 冰箱還未普及到千家萬戶 水井和水缸就是“天然的冰箱” 先把西瓜放在水里泡一會 吃的時候那叫一個 “冰冰涼,心飛揚”
那時候 冰棍兒都是推車賣 街邊吆喝一聲 立刻就會有一群孩子蜂擁而上 一根冰棍兒五分錢 貴的也就幾毛錢
那時候 冰棍兒種類不多 菠蘿棒冰、娃娃頭、小奶塊 但卻怎么也吃不膩
那時候 沒有可樂、雪碧 買一瓶北冰洋汽水 在當時已經算大手筆了 喝完以后還要記得退瓶子哦
那時候 粘知了可是一項嚴肅認真的工作 粘夠一小碗 用鹽水泡一晚上 油炸之后三頓都吃不膩
那時候 夏天的時尚 就是五顏六色的塑料涼鞋 現在看著一點都不好看 可在當時就是那么的受歡迎
那時候 在客廳或者堂屋 一定會裝一個這樣的大吊扇 呼呼生風特別涼快
那時候 奶奶手里的蒲扇 就是最好的驅蚊水和風扇 伴隨著陣陣輕風 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
那時候 夏天沒有空調 家家戶戶都搬著涼席和竹床 在馬路上、街道上打地鋪 想要好位置都得搶呢
那時候 這種會搖頭的座扇很暢銷 風力特別強勁 最喜歡對著風扇可勁兒吹
那時候 對夏天最大的期待 就是放學后和小伙伴們一起 去小河里游泳摸魚
那時候 “打水漂”似乎是每個孩子的必備技能 總要比一比誰跳得遠 誰跳出的石頭圈圈最多
那時候 男孩子們都喜歡 裝一口袋玻璃珠 三五成群地 趴在地上大干一場
那時候 女孩子們最喜歡聚在一起 玩“跳房子”、跳皮筋 偶爾小男生也會加入進來
那時候 都會搬小木桌在家門口 邊納涼邊吃飯 街坊鄰居們時不時嘮幾句嗑 很是熱鬧
那時候 老人們喜歡聚在有樹蔭的巷子口 打打牌下下棋 吹著若有似無的風 談天說地好不熱鬧
那時候 每次被蚊子咬了大包 總會在上面掐個十字 當時真的覺得挺有效的
那時候 風油精、清涼油 絕對是夏日必備 只要聞一下 提神又醒腦 還透著涼意
那時候 一到夏天 街上男孩們 清一色的都是“板寸” 涼快得很
那時候 根本不需要熱水器 一天的太陽暴曬 自來水管里流出來的都是熱水 沖個涼剛剛好
那時候 花露水就是 夏日里最好的香水 驅蚊止癢還有淡淡香氣 洗澡一定要往盆里滴兩滴
那時候 涼席還是夏日必需品 有沒有午睡 看看臉上的涼席印子就知道了
那時候 抓幾只“蟈蟈”或“蛐蛐” 養(yǎng)在麥稈編的小籠子里 掛在門口 還能拿到公園區(qū)售賣
那時候 做夢都想有一雙雨鞋 下雨的時候 一定要專找水坑踩
那時候 盡管沒有空調wifi 我們也能在夏日里 享受簡單純粹的快樂
一起來分享你記憶中 最難忘的那個夏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