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工人,正在檢查已夾好的海帶苗 眼下又到了海帶夾苗播種季節(jié)。 海帶生產(chǎn)從育苗、夾苗、播種到養(yǎng)殖、收割、晾曬、加工各個工序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且各個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的季節(jié)性、時間性要求強,規(guī)模和勞動強度大,需要海上、陸地密切配合,協(xié)同作戰(zhàn),有著勞動會戰(zhàn)性、經(jīng)驗和技巧性突出等特殊的行業(yè)特點。 夾苗就是農作物的播種,目前正是海帶苗種播種的季節(jié)。您也許不知道它有多辛苦,小魚兒帶您海邊看看。
清理、捆系、縫補......,在蜊江港碼頭現(xiàn)場,工人們正將從海上運回的海帶繩子、架子、浮漂等,分攤修整:或迅速清除長在海帶架子、浮漂上的海草,將整好的浮漂重新系到海帶架子上;或認真地捆系掛在海帶架子上的小浮子和小墜子;或手拿梭針,靈巧地修補著盛海帶繩的筐子;或用海水浸濕已整理好的海帶繩......。工人們各司其職,忙碌而有序。
夾苗前將養(yǎng)殖繩放在海水中浸泡,使繩子處于濕潤狀態(tài)
工人們抓緊在往海帶架子上捆系浮漂 然后就是夾苗,分為“分苗”、“夾苗”、“掛苗”是需要起早貪黑的環(huán)節(jié)。
每天凌晨3點,通明的燈火便點亮了忙碌的一天。五百多名工人身穿塑料圍裙或水衣,腳著長筒水鞋,井然有序地開始了自己的工作:男工們有負責從海上采收、運回公司自己培育的海帶苗;有負責用海水浸透夾苗用的塑料繩;有負責檢查夾苗質量和海上播種;而大多數(shù)婦女們則專職夾苗。
夾苗工作看似輕松,實際很辛苦——累在幾小時甚至十幾小時不變的坐功上,冷在腳上不保暖的水鞋上。婦女們低著頭,熟練地將繩子擰開,把海帶苗根夾到繩中。除了中午吃飯和偶爾上廁所時間外,她們幾乎就不離開坐位,一直坐到天黑。一名當?shù)氐膵D女說,冬天在家也是閑著,就出來掙幾個錢,不算累,就是有些凍腳。
在蜊江港碼頭的每個車間的墻上,都掛有一塊小黑板,上面畫著婦女們夾苗繩的數(shù)量。一名快手,平均一天能串200多根5米來長的苗繩,每根繩上要夾有30顆左右的海帶苗,能賺200多元錢;慢手一天也能串100多根苗繩。 一條夾好的苗繩,經(jīng)過查漏補缺后被平放到筐子里,直接抬到舢板上或用拖斗車轉運到舢板上。在出海之前,細心的工人們還要用海水將整車或整船的海帶苗全部浸透,防止海帶苗脫水。一船海帶苗經(jīng)過一兩小時的航程后,便被種養(yǎng)進深水海區(qū)內:工人們要一串一串按一定間隔將苗繩掛到海帶架子上。苗繩一般距離水面十厘米左右,太深或太淺都會影響它的生長。
大多數(shù)工人的早飯是連著午飯一起吃的----公司免費提供的午飯。有的工人挨不到中午,就在中間吃碗方便面或吃點零食墊墊。記者發(fā)現(xiàn),在這緊張單調的工作中卻充斥著快樂的元素----有的工人不時地開個玩笑,調節(jié)著氣氛。
工人在清除長在海帶架上、浮漂上的海草 正是這些勤勞、快樂和智慧的人們,成就了“中國海帶之鄉(xiāng)”的榮譽。 目前,榮成市各大海帶養(yǎng)殖公司都已組織發(fā)動勞動力到漁港碼頭“分苗”、“夾苗”,進行海上播種,為明年海帶豐收奠定基礎。年復一年,“海帶人”辛苦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