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地的顏色,在時序進入秋季之后,逐漸斑斕絢麗起來——鹿褐色、栗棕色、橄欖棕色的一類;鉑灰色、玄武石灰色、桃花心木褐色的一類……總之,呈現著世界上一切暖心的深濃的顏色,不近也不遠,不明也不暗。待到幾場強勁的秋風秋雨過后,仲秋蒞臨,在滿世界斑斕綺麗的秋色中,日益凸顯出一種特別的顏色——炫目的金色,讓大地變得飽滿、沉實和燦然、生動。 體現這份秋色的,當屬銀杏樹。
![]() ![]() ![]() ![]() ![]() 因為季節(jié)讓秋風給了銀杏樹另一重生命,銀杏樹便用最隆重的色彩向金秋致敬來了。 幾乎每一個清晨,陽光都會透過植物葉片,以半透明狀,將曠野的漫漫霧靄和村子的裊裊炊煙、城市的朦朧倩影,映襯得如同童話一般,精妙地演繹著這個季節(jié)的特別戲份。 無論高矮,無論粗細,也無論年輪屬性,秋天一到,秋風一吹,秋霜一打,大地上那一棵棵銀杏樹,就好似得了口令一般,一齊向著金黃的色彩靠攏、貼近。 當秋意最濃的時候,黃得透亮的銀杏葉,就成了秋的主角,會毫不吝惜地、坦坦蕩蕩地,把最盛大、最隆重、最艷麗的色彩,獻給大地,獻給季節(jié),獻給在這個季節(jié)辛勤勞作的人們,而不顯一絲一毫的匆忙、草率和簡慢、疏忽。那種自然的態(tài)度和自然的做派,簡直可以稱得上殷勤、情切。 銀杏樹的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跳動的音符,它們有序地排列著,共同演繹季節(jié)的曲子。從春天的清脆,到夏天的激昂,再到秋天的悠揚。越是晚秋,越是從容、平和,令人沉醉。 其實,為了秋光之美,銀杏樹從春天開始就毫不懈怠地準備那金黃色彩的上演。 孕育了一冬的葉芽,得意東風輕輕拂過枝頭的那些日子,蓄滿春光的芽苞,一瓣一瓣地綻放、一片一片地舒展開來;夏天來到,它不懼風吹雨打,努力拔枝展葉,蓬勃生長,一寸一寸地放大著自己;秋風秋雨秋霜盡管苦寒,但對它來說,恰如顏色的催化劑,每一條枝干上的每一片葉子,都在一天一天地由綠變黃、成金,直至秋色漫天。 是的,銀杏樹葉是一天天變黃的,一天天變得滿目金色光耀。 然而,由美麗到凋謝,任什么都脫離不了這自然的規(guī)律,哪怕你盛大之時無比輝煌。“昨夜西風凋碧樹”,凄冷季節(jié)里,銀杏樹漂亮的金黃的葉子,一片一片地凋零、飄落,飄落、凋零。不過,你不要以為,那是一種無奈,是它生命的一種沉淪。不,那不是,那確實不是!有道是“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的這句詩,盡管不是專門為銀杏樹而作,但也可以視為秋之銀杏樹的一種特別寫照。因為,即使在以后的寒冷日子,人們一旦想到晚秋的銀杏樹葉在輝煌燦爛的一段時間之下,于風摧霜凌的晚景中,順著季節(jié)的律動,勇敢地撲向大地的懷抱,從容自然,就不得不對銀杏樹生命的豐富、厚重贊賞有加了。
又是銀杏金黃時!在這秋冬交替的季節(jié),讓我們走近這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銀杏樹。萬千風華,盡在這一片片絢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