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一看,渠隔同其他村子沒什么區(qū)別,有些舊舊的海草房,有個祠堂,有窄窄長長的巷子,還有參天的大樹。但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更何況村子呢?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文化積淀,渠隔猶是。
過去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溝渠橫貫村里, 把村子分為南北兩部分, 故名“渠隔”。 后政府出資修了路, 正是現(xiàn)在銀杏樹前面的那條路, 挺寬闊的一條村路。 ![]() ![]() ![]() ![]() ![]() 渠隔村的銀杏樹自不必說,算是鎮(zhèn)村之寶了,一株1100多年的古樹,樹高37米,樹圍5米,樹冠遮蔭200多平方米,是寧津現(xiàn)存最古老的銀杏樹。當?shù)厝艘恢庇谐缟泄艠涞呐f俗,每年春節(jié),人們?yōu)楣艠渑t掛彩,燒香祈愿,以求神靈保佑。盛夏,人們聚集樹下乘涼,打牌下棋、談笑世事,享受古樹的蔭護。 ![]() ![]() 元朝至正年間,始祖張欽兄弟五人由今文登市桃花峴徙此定居成村。所以這個村至今都是張姓,村里還有一個張氏祠堂,門面古樸精致,門口的對聯(lián)“奉祖宗真?zhèn)饕幻} 教子孫正路兩條”。祠堂里供奉著張氏族譜,每年的重要節(jié)慶日祠堂都會開放,村里人進來上香祭祖,絡(luò)繹不絕。 渠隔村最大的特點是它的巷道又深又窄,在巷子一頭望進去,另一端的出口看起來不過巴掌大小。 ![]() ![]() ![]() ![]()
不熟悉這里的人,站在巷口猜不到深邃巷道那一方的光景,漫步巷中,偶見石頭墻縫上生出的仙人掌,頭頂木條架子上爬著的獼猴桃。兩旁屋舍儼然,頗有行在通往桃花源的小路上的感覺,頓時希望這巷子再深些,不要急著走出去,留給自己的想象再多一些。
![]() 聽村里老人說,這個村沒有一條死胡同,當年日本鬼子來的時候,聰明的渠隔村民就在巷子里跑,等鬼子追到巷子頭的時候,人早就不知跑哪去了,村子像個沒有死角的迷宮。 ![]() ![]() 近年來,寧津街道打造美麗鄉(xiāng)村,將沿途東墩、東蘇家、渠隔、留村四個古村連點成線,規(guī)劃出十里古鄉(xiāng)旅游片區(qū),渠隔村作為其中一個節(jié)點,在古韻中煥發(fā)出了新的生機。 下一步,渠隔村將按照“古巷迷宮、品味家風”規(guī)劃定位,以巷道文化為載體,將婚宴、餐飲、茶吧等與民俗文化進行融合,打造集巷道迷宮、家訓文化館、人民公社食堂等元素于一體的文化基地,同時,增設(shè)多家農(nóng)家樂、茶吧等,展示膠東婚宴民俗文化,滿足游客餐飲、休憩需求,推動村域旅游發(fā)展壯大,從而帶動村中和周邊百姓就業(yè)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