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噪秋枝槐葉黃, 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鸚粟, 黃蠟紙裹紅瓠房。 玉刻冰壺含露濕, 斕斑似帶湘娥泣。 蕭娘初嫁嗜甘酸, 嚼破水精千萬粒。
又到秋風送爽,行走于鄉(xiāng)間,驀然發(fā)現(xiàn)石榴紅了。 那天行走在這個剛剛被全國文明辦公示過的村落,潔凈的街道、綠樹紅花,讓人自豪于這個村落的天翻地覆的“蝶變”,覺得地寶圈名不虛傳。這里的人家喜栽石榴。幾乎每家都有一二棵,于紅瓦綠樹中,那新結(jié)的石榴分外耀眼,裝點此間,風景更好。
石榴紅了,石榴熟了,一棵棵枝葉茂盛的石榴樹上,紅彤彤、沉甸甸的果實掛滿了枝頭。在明媚的陽光下,這些個頭碩大、顏色紅艷的石榴壓彎了枝頭,有的石榴已經(jīng)熟得裂開,露出珍珠似的晶瑩的石榴籽。
石榴,是典型的外來物種。對于石榴的認識,始于孩童時的頑皮。雖然那時的石榴極為稀少,但那五月的花紅、八月的果香,總能勾起對它的追摹。小時候,常常是結(jié)伴成伙,不惜搞調(diào)虎離山,偷襲村里一位老嫗的石榴。有時招來父輩們的一番教訓,但紅紅石榴的誘惑,總讓我們將皮肉之苦忘的九霄云外,被人們戲謔為“屬雞的——記吃不記打”!
及至1980年代農(nóng)業(yè)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讓農(nóng)民有了充分的自主權(quán),各種各樣的果樹栽到了農(nóng)田,其中就有石榴這不常見的果品。 到了今天,隨著新的品種的不斷涌現(xiàn),借用于石榴“多子多福”“紅紅火火”的吉祥寓意,石榴栽遍了房前屋后,甚至還有成畝成片栽植的,過去少見的水果,現(xiàn)在成為人們追求發(fā)家致富的“搖錢樹”。于一村、一地的石榴林中,人們對石榴的認知在加深。
石榴,別稱安石榴。古稱丹若,沃丹,涂林,若榴,天漿。為石榴科木本植物。果圓球形,紅,黃,青色。果皮革質(zhì)。果大籽多,籽白,黃,紅色。原產(chǎn)伊朗,阿富汗等地。漢代,石榴經(jīng)絲綢之路引入中國,先植于上林苑,驪山溫泉一帶。2000多年來,石榴不斷南下東進,在各地扎根,開花,結(jié)果。現(xiàn)代石榴文化越趨發(fā)達,如安石榴、石榴花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成熟的美麗。作為一種珍奇漿果,又有吉祥安泰的意思。它“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又是和睦團結(jié)的象征。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石榴的花期較長,前后有一個多月的光景,從初夏掛到夏末,石榴花有大紅、桃紅、橙黃、粉紅、白色等顏色,火紅色的最多,所以留給人們的顏色是火紅的,農(nóng)歷的五月,是石榴花開最艷的季節(jié),五月因此又雅稱“榴月”。五月石榴花的花神,是傳說中的唐賜福鎮(zhèn)宅圣君鐘馗,石榴花也被鐘馗故里、劉海故里確定為“西安市花”,而至于民間所繪的鐘馗畫像,耳邊都插著一朵艷紅的石榴花,更表示以火樣性格的鐘馗來做火樣的石榴花神,它雖是古代民眾的詩意想像,卻也最恰當不過。在明人的插花“主客”理論中,榴花總是列為花主之一,稱為花盟主,輔以梔子、蜀葵、孩兒菊、石竹、紫薇等,這些花則被稱為花客卿或花使令,更有喻為妾、婢的,可見古人對石榴的推崇。
花謝之后,開始坐果。中秋時節(jié),石榴熟了,果實大且甜,那珠圓玉潤般的籽粒飽滿得像極水晶,煞是可愛。鮮鮮的石榴汁,呈現(xiàn)一種淡紫色的浪漫情調(diào),入口則是甘甜爽口而沁入心脾,讓人難以忘懷。石榴花開時的風韻和碩果累累時的喜悅,讓人最難忘。
石榴的營養(yǎng)特別豐富,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果實中含有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有機酸、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以及鈣、磷、鉀等礦物質(zhì)。石榴果實中含碳水化合物17%,水份79%,糖13~17%,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高1~2倍,而脂肪、蛋白質(zhì)的含量較少,果實以品鮮為主。
它全身是寶,其花、葉、果實、果殼、根皮均可藥用。石榴花“陰干為末,和鐵丹服一年,變白發(fā)如漆”,可見其有烏發(fā)之功,但更多的是用石榴花止血。民間常用石榴葉來治療跌打損傷,以葉搗敷受傷處。石榴的果實紅如瑪瑙,白若水晶,其味清甜可口。石榴根皮能殺蟲,石榴果皮酸澀,可以止瀉痢。如使用的恰到好處,石榴是一味有效的民間單方。
石榴成熟于中秋、國慶兩大節(jié)日期間,是饋贈親友的喜慶吉祥佳品。因其色彩鮮艷、子多飽滿,常被用作喜慶水果,象征多子多福、子孫滿堂。
又到國慶、中秋雙慶的“黃金周”,石榴紅了,在外的人們可以抽時間回家看看,品一品又大又紅的家鄉(xiāng)石榴,溫馨自己,溫情滿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