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排毒”的大好時機! 為什么?
最有效的清理方!
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排出肺內(nèi)殘氣及其他代謝產(chǎn)物。 吸氣時,先使腹部膨脹,然后使胸部膨脹,達到極限后,屏氣幾秒鐘,再逐漸呼出氣體。呼氣時,先收縮胸部,再收縮腹部,盡量排出肺內(nèi)氣體。反復進行吸氣、呼氣,每次3~5分鐘,每日進行2~3次。
當然是在不生病的情況下?人詴r,通過振動肺部,使停留在肺泡上的臟東西脫離,這些臟東西與人體的體液結(jié)合成痰,排出體外。能達到洗肺的最佳效果,保持肺臟的清潔。 具體的方法是晨起、午休或臨睡前,在空氣清新處做深吸運動,深吸氣時緩慢抬起雙臂,然后主動咳嗽,使氣流從口、鼻中噴出,再下垂雙臂。反復10~12遍,可盡量將呼吸道內(nèi)的分泌物排出。
平時痰多、大便干燥的人可盡量多吃些白蘿卜,因為大腸和肺的關(guān)系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決于大腸是否通暢,而蘿卜能助大腸排泄宿便。
二、清胃 胃很脆弱,胃黏膜也非常嬌嫩,吃的太麻太辣會刺激胃部,灼傷胃黏膜,甚至引發(fā)胃炎等!太甜、生冷的食物也會加重胃的負擔,讓胃不堪重負。
山藥、秋葵、蓮藕、菌藻……這些食物的口感黏膩,也正是這黏液,對保護胃有很多好處。
三、清腸 綠茶可以促進腸蠕動,減少油膩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時間。但要在餐后半小時以后再喝,否則影響消化。 除了綠茶,普洱茶也是不錯的選擇。中醫(yī)認為,普洱茶還有清熱、解毒、消食、去膩、利水、通便等功效。 要注意,茶要喝溫熱的,既不要喝熱茶,也不要喝冷茶。喝溫熱的茶比冷茶更能解膩,又能保護腸胃。
黑木耳中的膠質(zhì)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內(nèi)的灰塵、雜質(zhì)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五谷雜糧富含粗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于清腸排毒。粥易消化,可以緩解腸胃的負擔。
記住“喝酒護肝四句話”:
一是能不喝的就不喝;
二是必須喝的不過量;
三定期檢查肝功能;
四是四個“不”字放心上,不空腹喝酒、不快速喝酒、不大量喝酒、乙丙肝患者不喝酒。
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對養(yǎng)護肝臟是必不可少的。 中醫(yī)常說“火大傷肝”,“怒傷肝”,“肝火太旺”,就是在說情志過度刺激會使五臟之氣平衡協(xié)調(diào)的關(guān)系受到破壞。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營養(yǎng)過剩會引起的,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發(fā)病群體。要想遠離它,首先鍛煉不能少。建議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運動。
人在早晨空腹時,膽汁貯存了一夜,膽固醇飽和度較高。如果正常吃早餐,膽囊收縮,使膽固醇隨著膽汁排出。 如果不吃早餐,膽汁中的膽固醇排不出來,進而引起膽固醇沉積,逐漸形成結(jié)石。
長期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容易使血脂過高。盡量控制自己,少吃一些高脂肪食物(動物油脂,如豬油、羊油、牛油等)和高膽固醇食物(奶油、蛋黃、動物內(nèi)臟、魚子和豬腦、羊腦等)。
水質(zhì)的硬度與水的來源有關(guān),來自深井的水,尤其是礦泉水,溶解地殼內(nèi)有益于人體的元素(鈣、鉻、鎂、錳等)較多,屬于硬水;而河流、湖泊的天然降水中含有此類元素較少,故稱軟水。 每天應(yīng)保證飲水達1500~2000毫升(約7~8杯)以稀釋膽汁。還可適量吃些米湯、稀粥等。
我們每天在飲食中攝取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掉的,攝入太多,腎臟的負擔就會被迫加重。再加上鹽中的鈉離子會影響人體水分的排出,會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了腎臟功能的減退。
建議6歲以上兒童日均飲水量在800-1400毫升,成人在1500-1700毫升。最好就是喝白開水。
《美國腎臟疾病雜志》中一項為期11年、涉及3121名女性參試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富含紅肉、加工肉食、飽和脂肪和甜食的飲食模式會增加腎功能減退危險。這種飲食模式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腎臟是血管密布的器官。
多吃全谷食物、水果、蔬菜,堅持低脂飲食,有助于保護腎臟。
(源于“央視財經(j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