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筆 兩袖清風 三尺講臺 四季耕耘
張海英,女,40歲,大學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現(xiàn)任市第三十八中學物理教師兼教研組長,曾獲得榮成市優(yōu)秀班主任、榮成市優(yōu)秀教研組長等榮譽稱號。
秋日的陽光明媚卻不刺眼,陣陣微風送來不遠處瑯瑯的讀書聲,間或傳來學生們大聲回答問題的聲音。在市第三十八中學九年級一班的教室里,同學們正展開熱烈的討論,一位中等身材的女老師邊巡視課堂,邊關(guān)注著學生們的討論,不時地停下來點評幾句,課堂氣氛活躍而緊湊。這位教師就是市第三十八中學物理教研組長、九年級物理教師張海英。從教以來,她一直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教學成績始終位于年級前列,帶領(lǐng)的團隊參加過多個課題的研究,成績斐然。
用博愛的胸懷關(guān)注學生成長 能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是師者最大的榮耀。小玲(化名),一位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辭、不喜歡交朋友的女生,總把自己的內(nèi)心包裹得很嚴實,讓人無法走近,她閃爍不定的眼神中隱藏著一種心酸和苦楚。通過調(diào)查、走訪,張海英了解到,在小玲上小學時,家里發(fā)生了變故,小玲一直和爸爸相依為命,導致她的內(nèi)心敏感而脆弱,經(jīng)常把自己封閉起來。 為了幫助小玲度過這段心理迷茫期,張海英多次與小玲的父親溝通,建議他每天能抽時間和女兒聊天談心,多說一些開心的事,增進父女之間的感情。在學校,張海英給予小玲更多的關(guān)注,引導同學多與其交往,讓小玲感受到班級、學校大家庭的溫暖。課堂上,張海英經(jīng)常提問小玲,給她展示自己的機會,幫其找回自信。“小玲雖然性格內(nèi)向,但是很聰明,學習上也很認真,每次回答問題都很到位,解題的思維也不錯,是個有潛力的孩子。”周末,張海英有時還會把小玲帶回自己家,為其做飯,讓她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雖然要照顧的孩子多了,自己辛苦勞累,但她心甘情愿。 付出總有收獲。一次次的噓寒問暖,一次次的情感交流,讓小玲從心底里接納了張海英,慢慢敞開心扉,愿意向她傾訴心事了。班級隊伍中又多了一位開朗樂觀、積極進取的女孩。中考時,小玲以高出分數(shù)線20多分的優(yōu)異成績跨入了高中的大門?粗麄兏概弥ㄖ獑文桥d奮激動的神情,張海英長舒一口氣,自己的付出能幫助一位孩子健康成長,她覺得很欣慰。也許,這就是教師工作的魅力所在。
用賞識的眼光激發(fā)學生興趣 被發(fā)現(xiàn)、被肯定、被贊賞這是每個學生內(nèi)心的渴望,張海英總能摸準學生的心理脈搏,因材施教。班上一名叫小杰(化名)的男生,不愛說話,學習勁頭不足,成績不突出。通過觀察張海英發(fā)現(xiàn),小杰字寫得不錯,作業(yè)本總是十分干凈整潔,思維也很活躍。于是,張海英每次作業(yè)點評時,總會提到小杰的名字,讓大家欣賞他的作業(yè)。被當眾表揚,大大激發(fā)了小杰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張海英經(jīng)常把有難度的題“拋”給小杰,或讓他當“小講師”,為同學講解習題。清晰的講解、嚴謹?shù)乃悸,讓同學們對小杰刮目相看,這份榮耀點燃了他的學習熱情。慢慢地,小杰愛上了物理課,優(yōu)秀生的隊伍中也有了他的身影。一次物理競賽前,小杰一直猶豫自己要不要報名,一來沒有多少人對他抱以希望,二來自己從來沒參加過類似的比賽,感到有些怯場。張海英對他說:“不試試怎么知道自己的實力,我相信你一定行。”在老師的鼓勵下,小杰報名參賽,并積極備戰(zhàn),最終不負重望,在全市物理特長生比賽中取得了校級第一名、市級三等獎的好成績,中考成績也名列前茅。
用創(chuàng)新的理念打造魅力課堂 “讓每一位學生在自己的課堂上都有所收獲”是張海英追求的目標。雖然已有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但她沒有自我滿足、停滯不前,而是不斷開拓思路,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中,張海英強調(diào)“以學為本,因?qū)W論教”。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她就采用小組長競爭上崗、組長挑選組員的捆綁式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變得樂學、愛學,享受特色課堂。 “珍惜課堂時間,就是珍惜學生的生命。”備課中,張海英總是設(shè)計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有效避免課堂時間安排的隨意性、盲目性,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著眼于高效率,力求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回報。她的課堂真正做到了充實而不忙亂,有序而不呆板,活潑而不散漫。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來,張海英任教的班級,物理成績都很突出,中考成績更是喜報頻傳。她是青年教師的榜樣,是學校樹立的典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張海英表示,自己的教育之路還很長,唯有不斷努力探索、實踐反思,才能有所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