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助殘日,榮成各地暖意綿綿滿城情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今年助殘日的主題是“推進殘疾預防,健康成就小康”。為迎接第二十七個全國助殘日的到來,我市各級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助殘活動,積極推動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幫助殘疾人共奔小康。
榮成團市委偕同公交集團城郊分公司青年志愿者來到市特殊教育學校,為11名貧困殘疾學生送去衣物、書包、筆本、課外書等生活及學習用品,該公司劉經理表示,時值“全國助殘日”,關愛殘疾少年健康成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更多社會愛心人士關注關愛貧困殘疾少年,盡己所力,幫助他們健康快樂成長,也希望以此次志愿活動為契機,為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貢獻一份力量。
一份小小的禮物,一份真摯的祝愿
祝福青少年六一快樂,健康成長
精心分發(fā)禮物
據了解,今年以來,榮成團市委已幫扶貧困學生184名,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約12萬元,今后將以“青春扶貧、益暖榮成”為主題,以志愿幫扶為舉措,依據扶貧數據庫相關信息,對全市貧困青少年建檔立案,圍繞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發(fā)揮聯系服務青年職能優(yōu)勢,創(chuàng)新開展扶貧工作,為貧困學子增添一份溫暖,留下一段感動。
這位叔叔,多次抱我上下公交車
“5·19”愛意長長久久
全國助殘日前夕,崖頭街道河東社區(qū)邀請了書畫愛好者教授社區(qū)殘疾人畫畫、寫毛筆字,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60多歲的李先生因為遭遇車禍患有截癱,身體原因導致他的娛樂活動很匱乏。此次活動包括李先生在內共有八位殘疾人參加,河東社區(qū)工作人員還將對社區(qū)殘疾人入戶走訪,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愛。
書法愛好者教授李先生練習書法
人和鎮(zhèn)黨委政府組織了殘聯民政慰問小組,對全鎮(zhèn)部分殘疾人進行了走訪慰問,并為他們送去了大米和花生油等禮物。在走訪慰問當中,慰問小組詳細了解了殘疾人的身體和生活狀況,對殘疾人提出的困難,千方百計地為他們解決。同時為殘疾人致富指點子、謀路子,讓殘疾人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東山街道居民周青海、王軍港均為肢體殘疾村民,由于行動不便,平時他們只能待在家中,無法參與社會活動,使得他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狹小,因此迫切希望有輛輪椅可以代步。東山街道殘聯工作人員在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與管理區(qū)取得聯系,遞交申請材料,成功為他們申請了免費輪椅車,將嶄新的輪椅車送到了殘疾人家中,街道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還親自為他們調節(jié)輪椅高度和舒適度。同時,街道聯合衛(wèi)生院,為2位殘疾人測量血壓并進行了健康指導。
嶗山街道殘聯聯合市愛心職業(yè)學校舉辦了為期3天的殘疾人面點培訓班,吸引了30多名殘疾人或其家屬參加培訓。在活動現場,面點老師向學員們詳細講解了中式面點的制作流程,并手把手進行示范。糖三角、油卷、小籠包……各類特色面食在老師的巧手中很快呈現出來。學員們學習熱情高漲,邊學習老師的手法邊練習制作,時不時地認真請教老師或相互指導。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將定期舉辦此類培訓,幫助殘疾人學習一技之長,提高其就業(yè)機會。
俚島鎮(zhèn)成立了殘疾人協會,將全鎮(zhèn)分為八大片區(qū),每片區(qū)設立2名專職委員及4名鄉(xiāng)村醫(yī)生,輻射幫助全鎮(zhèn)83個村居的殘疾人,全面完善基層殘疾人聯絡網。定期組織協會人員召開殘疾人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等會議,為其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康復治療指導。同時,制定下發(fā)了《殘疾人專職委員工作職責》,對殘疾人工作進行目標分解。為進一步滿足殘疾人的康復需求,俚島鎮(zhèn)新建一處集志愿服務、輔助器具適配和康復訓練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大廳,配備了頸椎牽引床、PT床、踏步訓練器等50多件輔助器具和康復器材。
斥山街道民政部門將上報的殘疾人名單和新增加殘疾人名單資料仔細檢查,核實申報人員的殘疾人證、身份證、低保證等資料,建立殘疾人信息資源庫,實現動態(tài)管理,明確專人進行系統(tǒng)維護,解決數據不準確、查詢不便、統(tǒng)計分析難等問題,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準確將所有殘疾人“兩項補貼”數據錄入,實現信息化管理,確保政策落實到每一位符合申報條件的殘疾人身上。 據統(tǒng)計,轄區(qū)共有81名殘疾人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228名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目前,該街道已將信息全部錄入山東民政“金民工程”綜合業(yè)務管理平臺,實現數據信息動態(tài)共享和核對。
尋山街道先后建立了清河社區(qū)、夼子河社區(qū)、青安屯社區(qū)、青魚灘社區(qū)四處殘疾人康復及輔助器具服務站,通過與衛(wèi)生院進行資源整合,采取現代康復和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康復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促進殘疾人功能的恢復或重建,從而改善和提升殘疾人日常生活和社會適應能力。建立以辦事處殘聯為主導、衛(wèi)生院為指導、社區(qū)為基礎、家庭為依托的康復服務模式,確保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在基層得到落實。
目前,已為轄區(qū)552名持證殘疾人進行了體檢篩查,為49位殘疾人提出了初步康復意見。同時,在各村居開展H型高血壓預防知識普及宣傳活動,免費篩查出H型高血壓病癥1900多例,通過早期干預治療,降低其因病致殘概率,達到預防殘疾的目的。
近年來,該街道嚴格落實殘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機制,加大殘疾人社會救助力度。截至目前,已為轄區(qū)42名困難殘疾人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和每月80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為68名59歲以下重度殘疾人辦理了每月50元的生活補貼,每年為8至12名有就業(yè)愿望的殘疾人提供結對幫扶種養(yǎng)項目或2000元扶持資金。
部分圖片由文明光影志愿服務團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