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賣了房子去大理的姑娘,4個月以后又回來了……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個夢:到一個安靜美好的小地方,開一家小店,就這么慢悠悠地晃過這一生……
不過,你真的確定這些是你想要的嗎? 那個賣了房子去大理的姑娘, 4個月以后又回來了 作者:沒故事的J小姐 來源:自發(fā)光ing(ID:fantuzaoxing)
1
我一個女文青朋友年前賣了蘇州的房子,去云南大理追求她的文藝夢想去了,她說去隨便開家精致的小店,看陽光斑駁的古城,路上有安逸的行人和貓,偶爾寫寫字,跟來往的游客聊聊見聞,聽聽他們的故事,余生就那么閑散慵懶地活下去……
她跟我堅定又充滿憧憬地描述這一切的時候,我有種想哭的沖動,從內(nèi)心里佩服她有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毅然決然地放棄自己高收入高壓的工作,抽身于城市的車水馬龍,為了自己的理想中的生活不顧一切。
送別的時候她跟我說:以后可能不會常聯(lián)系了,但我會把有關你的一切都寫下來,寄給你看。
我有點黯然傷神,對她說:等我空了,去麗江找你!她笑容發(fā)光“只要你想空,就能空下來的!沒那么多身不由己”
2
我以為再見她時,會是在大理的某家小店里,細碎的陽光在她的頭發(fā)上跳躍,一襲清湯寡水的長裙笑顏如花。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四個月以后,再見她依然是蘇州火車站,灰蒙蒙的臉色滿身疲憊。嘴角擠出一絲笑容對我說:終于知道了什么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她又重新投身了城市的繁忙之中,她說:存在于你想象之中時,你會不停地去美化它,當你得不到時, 你就會不停地給自己的想要加注,繼續(xù)美化它,無限地擴大那種美好,等你真的去實現(xiàn)它時,也許等著的就是死水一般的無聊。
然后聽她描述這四個月在大理的種種,經(jīng)常的停電、有老鼠的房間、吃不慣的食物、溝通不了的人等等,這時我也冷靜了,思考了良久忍不住問了她一句:
“會不會并不是理想和現(xiàn)實的問題,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需求?你以為那是你畢生追求的生活狀態(tài),其實你需要的僅僅是個對現(xiàn)狀不滿的短暫的避世?去度個假就能解決的問題卻當成了一種人生?“
3
我工作中常遇到一些以為很了解自己需求的姑娘。我會為一個對自己形象有更高追求的姑娘提供她的全套形象提升方案。
給她們每個人從形體、妝容、發(fā)型、搭配的具體方案、也有些姑娘千里迢迢的從遠方趕來,帶著滿滿的追求更好自己的誠意。你給她減肥的、矯正形體的、護膚的、穿搭的等等具體方案,她們覺得內(nèi)心的需求已經(jīng)被填補,很滿足。
但后來呢?事實有很多人不會具體地去執(zhí)行,拿到了一套報告、拿到了幾套服飾,就又回歸原來的樣子了,就像這種追求從未有過。
所以這種情況內(nèi)心的真實需求是什么?
其實是緩解自己的焦慮,而不是真的追求更美好、拿到了解決方案,焦慮就緩解了。如果真實需求是更美好,那么必然會去執(zhí)行方案。
4
最好操作的方法就是直面自己的“血海深仇”。
當我們把內(nèi)心的痛苦挖出來,也許對應的真實需求就會明朗起來,如果我們確定了真實的需求,也許很多痛苦也變得無謂,我不知道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總之我認為想方設法驗證自己追求的是不是內(nèi)心的真實需求,是最重要的事。
走到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去看一看,你現(xiàn)在為之沉迷的,是真實的嗎?
那個你深愛的人,你確定不是因為你需要陪伴和照顧?
那個準備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你,確定不是只想逃離無聊的職場?
你朋友圈轉的健身減肥方法,你99%都沒有甩開胳膊做過;
你轉的旅游攻略,你99%不會背包去走過;
你轉的勵志哲理,你99%不會去踐行;
你轉的精致生活需要斷舍離,你99%的多余東西都沒扔過…
那個存在于你渴望里的身材窈窕、文藝灑脫、生活精致美好的你,在原地捧著手機,一動沒動過。
所以這一切你當時以為的真實需求,都是真的嗎?”
關于作者【沒故事的J小姐】:沒故事的J小姐,量身搭配購衣平臺「自發(fā)光ing」創(chuàng)始人,從明星服裝師華麗轉身為給懶人提供量身搭配的創(chuàng)業(yè)狗。專注臭美,偶爾寫字,愿每個人都有合適的衣服和合心愛情。個人微信公眾號:自發(fā)光ing ID:fantuzaoxing 。 我賣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后...... 作者:寬寬 來源:好好虛度時光
我一直是個后知后覺的人。比如,這一輪舉國談論了大半年的房價飛漲,我很晚才覺察到周圍人的異樣。怎么每個人都在談房子,就連平?吹囊恍┌藏殬返赖墓獋儗懙墓栁恼,都忽然間畫風突變,彌漫著焦慮、憤恨,還有捶胸頓足地教導大家“賺錢的重要性”。
當然,也因為對時局的后知后覺,我在去年年初,興高采烈地賣掉了北京的房子,舉家移民邊陲小城大理。
買我房子的是一對大學教授,孩子大了,賣掉自己原有的一套小學區(qū)房,再貸款兩百多萬買下我的房子。
然后排號預約過戶,等待買方申請貸款,直到我拿到房屋尾款,已是9月。
這期間,我搬家,用時髦的話叫“逃離北上廣”,用賣掉北京房子的首付定金在大理買了一套能看到蒼山洱海的大房子,有大大的露臺,和在夜晚能躺著看星空的陽光房。我計劃用賣房子余下的錢給孩子存一筆教育金和我的養(yǎng)老金,從此斷了后顧之憂。
我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手忙腳亂地適應新生活,認識各路來到大理的新移民,體驗每天不用看霧霾數(shù)據(jù)隨時出門的美妙感受,去有機農(nóng)場買剛摘下的蔬菜。
每日晚飯后,在蒼山腳下的林間,在深藍色的星空下散步,我覺得我能想象的最好的生活,不過如此了,幾乎就要認定,我就是人們說的那種人生贏家了。
然而,這平靜的一切,卻被我的房屋中介“主動的安慰”打斷了。
談不上悔恨,遺憾,焦慮,這些都沒有,只是意難平。
不平的是什么?是你跳下一趟奔馳的列車,然后眼看著列車駛向繁華,拋下你遺世獨立,感受一種世間的一切繁華都與我無關的悲戚。
接下來三天,我著了魔一樣在心里一遍遍換算著,兩百萬可以用來做什么。比我給娃存的教育金還多,可以在大理再買套房做民宿也好,可以環(huán)游世界,可以捐一所希望小學……我忘了這兩百萬從不曾屬于過我,我確定地認為它是我得而復失的。
久難平復的心緒,驅動著我去注意身邊的人,他們的生活或心情,有沒有像我一樣被房子改變。
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怎么好像所有人都在難過?
在聚會上,當大家熱鬧地談論房子時,無論怎么砸鍋賣鐵都買不起房的年輕剛需,常閉口不談,神情中有一種平靜的絕望,我?guī)缀跻獡南乱幻刖蜁吹剿诿娴推。小房子換了大房子的,背兩三百萬貸款的司空見慣,像賭徒一樣,把賭注都壓在房價不停上漲的期待里,看得見的未來不敢辭職不敢移居不敢任性。
當然還有像我這種早早把房子賣了錯失大漲良機,在可見的未來再也買不回來的,幾乎是全場默默同情的對象,我都快要聽到他們在心里與自己的處境做一番對比后暗暗欣慰的聲音了。
無論職業(yè)如何,地位如何,手中可支配的金錢數(shù)量如何,每個人心底,都潛藏著一種害怕被時代拋棄,害怕在日出月落中就悄無聲息變成窮人的恐懼。
“中產(chǎn)階級最大的焦慮,就是害怕跌出自己的階級。”在這一點上,我們整齊劃一地具有了成為中產(chǎn)階級的資格。
可是,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一套房子再值錢也只是個賬面數(shù)字,除非賣掉房子套現(xiàn),離開所在的城市,換到房價差巨大的小城鎮(zhèn),過一種歸于平淡的生活,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脫離軌道的勇氣。
當然,其中也有不少人人生開掛,在合適的時機買下幾套房子,又在合適的時機賣掉幾套,套現(xiàn)離場,出國或移居小城,去過想要的生活。他們一般都很精明,總會在一線城市留一兩套繼續(xù)增值,備著給孩子上學住,以及賺取租金。
如果呆在北京,我恐怕一輩子也無緣認識這類被稱為人生贏家的人。但搬來大理后,鄰里鄰居的,我竟然發(fā)現(xiàn)了不少這個類型。
我以為,他們是舉世羨慕的對象,憑借善于抓住機會的敏感和聰慧,一舉改變命運,成為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的主人。最關鍵,他們是在三四十歲正值壯年時,就擁有了退休的資本。
我無法控制地流著口水窺探他們的生活。
他們不用再做事,每日主要日程是散步、發(fā)呆、逛吃、養(yǎng)生、會友,以及游覽青山綠水。日復一日,我在他們眼中捕捉到一種安享晚年的寂寥與無奈。閑得久了,他們不再能淡然以對時間的荒原,我悲哀地發(fā)現(xiàn),自由舒適的日子過久了,與繁忙焦躁的日子過久了,結果一樣都是厭倦。
于是,他們有的開起了咖啡館、客棧,有的不計投入地裝修完一套房子又裝修一套房子,常年朝九晚五地往返于裝修工地與家里。也有的致力于花錢回饋社會,在小城各種機構的追捧中感受到了人生的價值。
他們把曾經(jīng)奮力卸下的枷鎖,又一件件戴了回來。
觀察他們的生活,竟能獲得一種療愈的力量,看到人生這出劇的荒誕之處,會讓我因賣力演出而起伏不定的心緒平靜下來。如果人生的追求系于外境,心隨境轉,那么閑適時想忙碌,繁忙時想避世,這一生的日子就在這樣的兜兜轉轉中消耗殆盡。
在我有限的見識里,有兩種人面對外境的大風大浪還能心如止水。
一種是我每天在路邊見到的小攤販,與我相比,他們是赤貧者,守著一個麻辣燙或烙餅攤維持全家的生活。與大多數(shù)人善良的人們一樣,我看向他們的眼神里,總帶著同情。
每天路過的次數(shù)多了,我看到女人會在忙完晚上的活后,用手機小聲放著音樂在路邊獨自跳廣場舞,一臉旁若無人的陶醉。我看到賣水果的夫妻,在租的水果棚里,搭起一個高高的木盒子當臥室,半上午我去買水果,說話時看到男人對我做出小聲點的暗示,一臉溫柔指指高高的木盒子,那里面是他的女人在睡懶覺。
他們背后的心酸我無緣看到,可我身邊很多看似過得不錯的朋友,他們背后的心酸我也無緣看到。表面上看,這兩類人沒有誰比誰更幸福。
還有一類人我認識很多,他們有的是做陶的,有的是畫畫的,有的做茶,設計衣服,各人技藝不同,都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相同的是,不論房子多大,工作室在鬧市還是山里,他們每天專注的,就只有手頭這一樁事。對于未來他們最大的愿望,是能無限接近自己所在領域的大師級境界。
我跟他們說起自己賣房子的遭遇,抱怨損失了一大筆原本能讓我接近財務自由實現(xiàn)理想生活的錢,他們白我一眼,不痛不癢地丟來一句:就算財務自由了,每天過得又有什么不一樣?
在他們眼里,房子貴還是便宜跟自己毫不相關,反正有地住,有茶喝,余下的那點精力還不夠琢磨手里的這個手藝呢。
想想也是,如果你很確定自己想過的生活,還有一件能打發(fā)余生并樂在其中的事可做,就算忽然中了樂透,每天不還是這樣子過。
人生大多數(shù)東西,沒得到時以為得到了該有多幸福啊,可真得到了又覺得不過如此。在想要的欲望和得到后的無聊之間不停切換,一生就過完了。
還有少數(shù)人得以跳出這套路,其中有一位,半生沉浮之后跟我說過一句話,人生在世,除了修行,別無他路。
深以為然。
關于來源:好好虛度時光,專注報道文藝女性朝九晚五之外的活法,倡導做無用之事,度有涯之年。理想的生活,就是坦誠面對自己,好好虛度時光。 歡迎關注,獲得更多理想生活的靈感(微信公眾號ID:hhxd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