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底是不是小年,南方人北方人又吵起來了導(dǎo)讀 一覺醒來,春節(jié)越來越近了,你準(zhǔn)備好了嗎? 小年是今天?全國各地為這個問題吵起來了! 今天是臘月廿三,還有7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從昨天開始,有關(guān)“小年”的話題便登上微博熱搜! 到底哪天是小年,全國各地為這個問題吵起來了!臘月廿三?臘月廿四?除夕前一夜?元宵節(jié)?正月十六? 有一種籠統(tǒng)的說法是“北方廿三,南方廿四”↓↓↓
但也有相反的↓↓↓
甚至有些同一鎮(zhèn)的,時間說法也不一樣↓↓↓
還有過年前一天是“小年”↓↓↓
只過小年夜(臘月二十九)的↓↓↓
除夕夜過小年的↓↓↓
以及,元宵節(jié)才過小年的↓↓↓
甚至有一些地方正月十六才是,還有網(wǎng)友表示,他們不過小年,“過冬”。
但無論哪天,人們歡慶新年、渴望團圓的愿望都一樣! 今年,你回家過年嗎? 背著幾乎和自己一樣高的玩具熊 手中還拎著大大的手提袋 有人在春運的火車站拍下這個背影 引發(fā)無數(shù)網(wǎng)友點贊
有網(wǎng)友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現(xiàn)在網(wǎng)購這么方便,為什么不郵寄? 另一位網(wǎng)友這么解答 就算東西到處都有 但帶回來的是在異地想你的心意 背回來的都是愛 今年,你回家嗎? 有這樣一則視頻看哭不少人 當(dāng)你打電話 告訴父母過年不回家... 會怎樣? 本以為是“會把我腿打斷吧? 會崩潰吧?” 而電話那頭傳來的卻是 “不要緊...沒關(guān)系... 工作重要...我們?nèi)フ夷?..” 視頻來源:人民網(wǎng) 為了我們 父母總會妥協(xié),會體諒 但語氣里又藏著多少失落和難過
倒計時7天,你準(zhǔn)備好了嗎? 新春的序曲已然奏響 從小年到除夕 祭灶、打掃、備食、趕集、貼花 …… 濃濃的年味兒背后 分明也是“家”的味道 二十三 糖瓜粘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 小年這天,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人們用糖瓜來祭灶王爺 又甜又粘的糖瓜 讓灶王爺回天庭稟報只說好話 討一個來年的甜蜜和歡喜 對孩子們來說 在小年這天 圍坐在一團吃糖瓜 是小年獨特的開心記憶 二十四 掃房日
民諺有云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 寄托了勞動人民 驅(qū)災(zāi)辟邪、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每家每戶 從這天的清晨開始 清掃浮塵,擦拭家具,打理庭院 窗明幾凈的背后 是家的溫馨 二十五 磨豆腐
豆腐的“腐” 與“福” 諧音 所以豆腐 也含有祈福 的寓意 磨豆腐 就是希望能讓好運和福氣來到家里 如今,很多人并不會自己做豆腐 就把剪好的“福”字 倒著貼在窗戶或者門上 祈求幸福的來臨 二十六 燉大肉
到了臘月二十六 就該籌備過年的肉食了 過去人們生活水平不高 往往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肉 所以叫“年肉” 沒養(yǎng)豬的人家 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回家 “年肉”要吃紅燒肉 預(yù)示著來年的 紅紅火火、珠玉滿堂 這肉味兒越濃,年味兒就越濃 一鍋熱氣騰騰的燉肉端上來 家的味道也就更濃郁了 二十七 宰公雞
臘月二十七這天 家家戶戶都要宰殺公雞 公雞為大雞 與“大吉” 諧音 宰公雞就意味著“大吉大利” 除此之外 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 趕集,購置年貨 春聯(lián)、鞭炮、禮品…… 忙得一塌糊涂 心里卻是快快活活 二十八 把面發(fā)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到了臘月二十八,人們要發(fā)面 準(zhǔn)備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 除了發(fā)面,還要“貼花花” 也就是貼年畫、春聯(lián)和窗花 屋門上、墻壁上、窗欞上 鮮艷的大紅紙熠熠生輝 也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 祝愿與向往 二十九 蒸饅頭
除夕的前一日,也叫“小除夕” 過年的各種準(zhǔn)備活動 都要在這天進行完 對于祖先的崇拜 在我國由來已久 這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biāo)志 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這一天 人們家置酒宴,往來拜訪 稱為“別歲” 不僅如此 這一天不管多忙 家家戶戶都要蒸上幾鍋饅頭 寓意 明年更大的豐收 三十晚上 熬一宿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 的習(xí)慣 俗名“熬年”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 這頓飯要慢慢地吃 從掌燈時分入席 一直要吃到深夜 守歲的習(xí)俗 既有對逝去的歲月惜別留戀之情 又有對來臨的新年 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千家萬戶歡聲笑語共聚一堂 家人在身邊 才是真正的團圓 大年初一 走一走
很多地方在大年初一 有四處走訪拜年的習(xí)俗 不管是不是親戚 隔壁鄰居、同個街道 家家戶戶都會派代表互相串門 從今天開始 小年就陸續(xù)到了 春節(jié)就更近了 不管山高路遠都要回家過年 給鄉(xiāng)愁劃一個句點 為新年寫一個開篇 新的一年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 我們都是追夢人 請繼續(xù)相信,不管未來風(fēng)雨險阻 只要努力敢拼 新一年的自己就會比去年更好 告別舊歲,新年將至 讓我們懷揣欣喜、打點收獲 走上回家團圓的路 “我們”是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今年,記得把愛帶回家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整理:張力友)綜合,部分內(nèi)容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網(wǎng)、央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