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黨同稱獲勝 美中期選舉到底誰贏了?
美國國會中期選舉6日投票。多家主流媒體和民意調查機構根據(jù)初步計票推測,民主黨奪回眾議院控制權,共和黨守住參議院。
“分裂國會”基本符合選前民調預期,是美國政治典型的民意“回擺”。民主黨掌控眾議院,將對共和黨籍總統(tǒng)特朗普構成牽制。少見的高投票率,顯示驢象兩黨充分動員各自“基本盤”,美國政治以至社會兩極分化加劇。
11月6日,在美國夏威夷州火奴魯魯一處投票站,選民填寫選票后排隊投票。(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兩黨同稱獲勝
要拿下眾議院,民主黨需要贏得218個議席,其中從共和黨人手中奪回23席。
美聯(lián)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等媒體7日凌晨推測,盡管仍有一些議席尚未決出歸屬,民主黨已經“翻盤”至少24席,時隔八年重新掌控眾議院。路透社報道,民主黨有望凈勝30多席。
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在首都華盛頓一場慶祝勝利的集會上說:“美國明天將迎來新的一天”。特朗普6日深夜打電話給佩洛西,祝賀民主黨。后者的發(fā)言人說,特朗普接受佩洛西關于跨黨派合作的呼吁。
11月6日,在美國馬里蘭州切維蔡斯一個投票站,選民參加投票。新華社發(fā)(沈霆攝)
盡管失去眾議院,特朗普依然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今晚取得巨大勝利。”按照他的解釋,重點是保住參議院。
共和黨不出意外地繼續(xù)掌控參議院。選舉前,共和黨占據(jù)過半的51席。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共和黨有望擴大這一優(yōu)勢。
結果意料之中
“分裂國會”的結果,基本符合美國中期選舉的歷史定律。美國政治生態(tài)并未發(fā)生根本性變化。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刁大明副教授說,這次選舉投票率非常高,顯示兩黨基本盤的鞏固和歸位,自由派選民表達對特朗普的不滿,保守派選民同樣用選票“保衛(wèi)特朗普”。民主黨能夠奪回眾院,主要贏在大都市郊區(qū),并且爭取到女性、年輕和拉丁美洲裔選民支持。
在他看來,民主黨在眾議院優(yōu)勢不大,相比2010年中期選舉共和黨一舉奪回64席、1994年凈勝50多席,沒能形成某種“浪潮”。由于參議院只改選三分之一議席,民主黨壓力更大。共和黨在北達科他、印第安納等原本就偏保守的州卷土重來,并不意外。
至于選舉結果是否會影響兩年后的總統(tǒng)選舉,刁大明認為兩者關系不大。2010年、1994年中期選舉共和黨優(yōu)勢明顯,時任民主黨籍總統(tǒng)奧巴馬、克林頓依然較為輕松地贏得連任。
11月6日,選民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一處投票點參加中期選舉投票。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北京大學中美人文交流基地執(zhí)行副主任王棟指出,盡管民主黨奪回眾議院,兩年前總統(tǒng)選舉時“特朗普現(xiàn)象”背后的民粹主義和反全球化、反移民等社會情緒還在,美國政治和社會更保守、更封閉的傾向并未改變,會影響國家今后的發(fā)展。民主黨也難以扭轉這一趨勢,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
政治極化恐加劇
這次中期選舉可以說是對特朗普執(zhí)政兩年的一次摸底考試,也是對共和黨執(zhí)政的一次民意測驗。
10月24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華盛頓出席活動時講話。新華社發(fā)(沈霆攝)
與先前共和黨掌控參眾兩院的情況相比,可以預期,特朗普政府接下來的施政將受到民主黨的更多制衡,施政阻力將加大,收緊移民政策、放松金融監(jiān)管、對富人更有利的減稅等議程都可能遭遇民主黨阻擊。盡管中期選舉議題以內政為主,民主黨掌控眾議院,也可能影響美國對外政策。
民主、共和兩黨分別控制眾參兩院,再次顯示美國政治極化、社會分化程度之深,即保守派傾向于更保守、自由派傾向于更自由。而且,這種極化有從精英階層向草根民眾下沉的趨勢,中間選民越來越少。選舉過后,黨派爭斗、“否決政治”恐怕會繼續(xù)困擾華盛頓的政治議程。
背景鏈接
-END-
監(jiān)制:李大偉 記者:孫丁、徐劍梅、劉陽、閆亮 編輯:胡若愚、鄭凱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