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贊,咱榮成因這事兒再上《山東新聞聯(lián)播》!
《山東新聞聯(lián)播》是山東省級頻道中最重要的主流新聞節(jié)目,內容涵蓋山東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各個層面,權威性強,影響力大。11月4日《山東新聞聯(lián)播》點贊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信用管理凝聚鄉(xiāng)村振興精神力量。
日前,尋山街道清河村的李振平和李桂英夫婦倆在參加黨員活動日時,和村黨支部書記王秀平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能響應黨支部移風易俗和文明祭祀的號召,在去世之后進行海葬。
王秀平聽了之后,馬上和村委成員進行了研究,同意他們的請求,并從村信用基金里提取部分對他們進行現(xiàn)金獎勵、連續(xù)三年每年信用加分。
李振平和李桂英并不是清河村最先有這樣想法的人。還有老黨員李玉澤,他是村里響應海葬報名的帶頭人。他們三位老黨員在拿到獎勵金之后,卻又將其全部捐入“慈心一日捐”。
這溫暖的一幕一幕,相繼在清河村上映。
常態(tài)化開展移風易俗,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內容。榮成各級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尋山街道清河村通過廣播、入戶走訪、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宣傳等形式對移風易俗等進行了廣泛發(fā)動宣傳,倡導文明新時尚,村民的精神文明面貌和素質顯著提高。
如今,信用建設在清河村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慈心一日捐、倡導移風易俗和文明祭祀等村級事務的處理過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農村信用建設的不斷深入,清河村還不斷完善村居信用體系建設,村里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村民道德素質明顯提升,村容村貌不斷改善……這些變化是村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也讓清河村成為尋山街道信用建設示范村之一。 ![]()
清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秀平表示,下一步村里將繼續(xù)以信用管理作為推進新時代文實踐工作的重要抓手,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將文明、誠信變成大家的自覺行為,從而提升村居整體實力。
如今在榮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正浸潤百姓生活點滴,榮成作為山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首批試點縣市,推行“中心+基地”實踐模式,有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創(chuàng)新突破。
信用管理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將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時間與個人信用掛鉤,只是榮成確保實踐效果的方法之一。榮成還通過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整合資源,舉辦志愿服務活動2000多場,15萬人參加。全市22個鎮(zhèn)街,目前已有1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100個試點村,并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專項資金列入明年財政預算。
“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成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臺,鑄造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成就夢想的百姓之家。”榮成市委副書記王洪曉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