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滕橋音 一大早,家里的電話就“叮鈴叮鈴”響個不停,我剛接到耳邊還沒說話,就聽見震耳欲聾的鑼鼓聲、鞭炮聲夾雜著姥姥大喊的聲音傳過來:“趕緊叫你爸拉你們回村里,新修的水泥路可以通車了!263路公交車也進村了!”聽到姥姥興奮的聲音,我的記憶打開了閘門。
姥姥家在滕家鎮(zhèn)喬家庵村,這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進出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路。小路離公路大約有3公里,記憶中那條路呀,實在是太難走了,到處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路的兩旁亂草雜生,四周的茅草高過了頭頂,石頭也堆積在那里。只有單輪車才能經(jīng)過這條小路,可是,就是這種簡單的單輪車也經(jīng)常會被小路上的土坑卡住。不僅是路太窄,而且很難行走,若是遇到了下雨天那就更糟糕了,不是腳沾滿了泥就是褲子濺滿了水,走到姥姥家,我準(zhǔn)會變成“小泥人”。 因為是山村,地處偏僻,村里的山地較多,村民家家戶戶都種著蘋果樹。這里的蘋果個大色紅汁水多,特別好吃。但道路不平,貨車進不了村,只能停在公路上,村民們只能把蘋果用小推車一車一車地推出來,特別麻煩。久而久之,來村里收蘋果的商販越來越少。秋天,紅彤彤的蘋果漫山遍野,像一個個小燈籠掛在枝頭,可是村民們卻高興不起來。主干路不通車、商販進不了村,村民們只能每天推著蘋果上街去賣,一天只能賣一車,結(jié)果好多人家的蘋果都爛在了山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每當(dāng)這個時候,村民們都無奈地說:“唉!要是有條水泥路就好了!”是呀,修一條寬敞平坦的水泥路,成了大家年年月月日日最期盼的事情。
2003年,榮成市全面啟動農(nóng)村公路建設(shè)工程,在全省率先實現(xiàn)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標(biāo)。這個好消息頓時傳遍了整個山村,人們都說這下子有盼頭了。終于,在大家的期盼中,榮成公路局的工作人員開始進村勘察路況,制訂修路計劃,村民世世代代行走的土路終于要修成寬敞平坦的水泥路。 爸爸開著車一路暢通無阻地行駛在公路上,而我卻嫌速度太慢。終于開到村口,眼見一條筆直的銀灰色的水泥路映入眼簾,我忍不住喊了一句:“太漂亮了!”我們走下車,姥姥拉著我的手掩飾不住自己的喜悅:“我這快70歲的人,要感謝黨對老百姓的關(guān)懷,讓我走上這么好的水泥路呀!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公交車還能開進村,以后趕集自己坐公交車就行,真是太好了!”聽了姥姥的話,爸爸也很興奮說:“媽,好日子還在后頭呢,您要長壽百歲!”我們一家人走在這條水泥路上,看到它是那么寬敞那么干凈,幾輛車并排開都還能走幾個人,藍色的263路公交車就停在村口,老人們開心地笑著,孩子們?nèi)杠S地奔走著,連村口的那條小溪也笑了,它正唱著愉快的歌兒流向遠方。
一聲清脆的喇叭聲傳來,載著村民出門的263路公交車出發(fā)了,這條承載著好幾代人夢想的水泥路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美麗風(fēng)景,這條筆直的水泥路就是社會發(fā)展的縮影,也是我們國家強盛的標(biāo)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