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是有“沉默殺手”之稱的 慢 性 腎 病 !“年紀輕輕,之前好好的,一查出來就已經(jīng)是尿毒癥”,這種例子并不少見。
什么是慢性腎?
目前,只要出現(xiàn)腎損害或腎功能下降,比如蛋白尿、血尿或尿沉渣異常,以及腎小球濾過率下降(<60毫升/分鐘 · 1.73米2)等,只要符合任意一項,且持續(xù)超過3個月,即可認定為慢性腎病。
而傷腎的源頭,往往來自于人們“明明知道,卻天天在犯”的壞習慣。
5大習慣很傷腎,還不快戒掉?!
吃鹽多
鹽攝入太多,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致使腎臟受損。
怎樣才算多?對于健康成年人,每天攝鹽量超過6克,就算多了;而對兒童,超過3克就是多。
控鹽上,教大家一個小技巧:等菜準備盛盤時再放鹽。
吃的時候不僅夠味,實際上又不會攝入太多鹽。這個方法適用于一切健康人,更適用于高血壓、肝硬化、無浮腫的腎炎和無心功能不全的各類心臟病患者。
長太胖
肥胖,會導致腎小球肥大或硬化,從而引起腎臟損傷。
有數(shù)據(jù)顯示,肥胖相關(guān)性腎小球病的發(fā)病率比過去增加了10倍!
因此,腎臟疾病的高危人群,要注意遠離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
體重指數(shù)(BMI)正常,男性腰圍大于85厘米,女性腰圍大于80厘米;或腰臀比男性大于9,女性大于8.5。
喝水少
有研究表明,喝水少會使身體脫水,損害血管功能,從而導致慢性腎病、心血管病等,危害堪比吸煙。
另一個更常見的危害是,水喝得少會引起尿液鈣鹽濃度過高,誘發(fā)腎結(jié)石。
因此,每天要保證充足的飲水量,這在炎熱的夏天尤為重要。
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常溫環(huán)境中,成年女性每天需飲水2.2升,成年男性為2.9升。而老人、兒童、孕婦及哺乳女性對水的需求量都比正常人要高。
常憋尿
憋尿最直接的危害,是導致尿路感染;再者,憋尿后細菌容易沿著輸尿管上行,引起腎盂腎炎。
經(jīng)常憋尿,還會慢慢感覺沒有尿意,膀胱炎也會找上門來……
亂吃藥
不少非處方藥也有一定的毒性,最常見的是人們感冒后自行服用的抗生素、解熱鎮(zhèn)痛藥、各類補腎的中成藥等,比較敏感的人可能因此引起腎功能不全或急性腎衰。
腎損傷早期的表現(xiàn)都比較輕微,容易被忽視而發(fā)展成慢性腎病。
所以,如果服藥期間發(fā)生了小便異常、血壓升高、四肢水腫、腰酸乏力等,可能提示急性腎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