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綜合體現(xiàn),對文明的追求,也是一座城市的重要使命。
11月14日,榮成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消息傳來,榮成全市歡騰。
三年堅守終得花開。一路走來,每一個為榮成文明發(fā)展默默付出的人都是成功者,都應該分享喜悅。大家都是文明城市的建設者和參與者,也是文明城市建設的分享者和受益者。榮成因文明而美麗,人們因榮成而驕傲。
即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文明的力量”,通過記者對榮成城市細節(jié)的觀察,全景展示城市三年來的發(fā)展和變化。 手機掃一掃輕松解鎖 就可以開啟你的單車之旅 2016年7月,榮成正式開啟公共自行車 自從榮成有了公共自行車 更多的市民開始選擇這種低碳環(huán)保的出行方式 而且 現(xiàn)在榮成的公共自行車顏色越來越豐富了 “小橙車”、“小藍車”、”小綠車“ 顏色越來越多啦~ 心情也美美噠~
榮成市區(qū)公共自行車服務站點 自行車排列整齊 鎖在車樁中 印在自行車上的“自由呼吸·自在榮成”城市形象標識清新醒目 ......
榮成市自去年7月推出公共自行車以來 現(xiàn)有租賃站點55個、車輛903輛 總騎行量達561276余輛次 到目前,從未出現(xiàn)車輛丟失和損壞的情況!
如今,漫步于榮成市區(qū)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市民騎著樣式統(tǒng)一、美觀大方的公共自行車出行,這也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記者從榮成公共自行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了解到,自去年7月23日市區(qū)首批公共自行車正式投入使用以來,目前已投放了903輛公共自行車,總騎行達56萬余輛次,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而得益于完善規(guī)范的管理及市民較高的文明素質(zhì),基本沒有出現(xiàn)人為惡意損壞車輛等行為。
11月14日傍晚,家住市區(qū)的高女士晚飯后像往常一樣,來到附近成山大道的一處公共自行車服務站點。她打開手機支付寶,然后掃描車樁上的二維碼,很快就順利解鎖了一輛自行車。“現(xiàn)在公共自行車站點遍布市區(qū),使用和歸還手續(xù)也都很簡捷,給大家的出行帶來很大便利,并且這種方式也更健康環(huán)保,值得提倡。”高女士介紹,作為一名醫(yī)務工作者,她更懂得運動對于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晚上只要有時間,她就喜歡騎著公共自行車到櫻花湖那兒轉轉,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愉悅了心情,鍛煉了身體,可謂一舉多得。同時,在使用過程中,給她印象尤其深刻的就是公共自行車樣式美觀大方,擺放規(guī)范有序,車輛保養(yǎng)得也很理想,不像有些地方那樣經(jīng)常被亂停亂放和肆意破壞,讓人感覺既文明又和諧。
記者從榮成公共自行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了解到,按照“內(nèi)密外疏、考慮重點部位”的原則,自去年開始,榮成在東起兩灣城,西至城鐵站、北起新一中南到斜口島大橋的區(qū)域內(nèi),約500米至3公里的間距,共規(guī)劃了63處自行車站點。自當年7月23日第一批9處公共自行車站點正式投入使用以來,截至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55處站點,此外新莊家家悅站點已建成,即日將投入使用;投放自行車903輛,共發(fā)放公共自行車借車卡2219張,總騎行量達561276余輛次。作為城市配套交通服務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自行車既解決了市民的短距離出行問題,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路”,在倡導健康、綠色、環(huán)保、低碳出行理念的同時,對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提高出行效率等方面也起到積極作用,因此受到廣大市民的普遍歡迎。
同時,為確保公共自行車規(guī)范使用及良好車況,榮成公共自行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加強日常維護及管理,每天安排專門人員進行巡邏檢查,發(fā)現(xiàn)車輛損壞馬上回收維修。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騎行量較大,但除了正常使用導致的鏈條、腳蹬等易損部件損壞外,暫時并未發(fā)現(xiàn)人為惡意毀壞、私自占有、隨意丟棄等不文明行為。此外,對于極少數(shù)使用過程中丟失的車輛,當事人也已按規(guī)定自覺進行了賠償。總體來說,目前榮成公共自行車的運營情況比較理想,這也折射出市民的整體較高的文明素質(zhì)。而隨著榮成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也將進一步促進市民整體素質(zhì)水平提升,公共自行車也將成為受到越來越多市民青睞的文明、健康出行新風尚。
威海晚報記者 林磊 通訊員 張家杰 圖片由文明光影志愿團袁青勇、威海晚報記者林磊、榮成公共自行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張家杰等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