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蘋果慘跌,為何整個美國市場有點慌
蘋果股價星期四大幅跳水9.96%,帶動美股普跌,道瓊斯跌幅達2.8%。蘋果將2019年第一財季的收入預期從890億至930億美元之間大幅下調至840億美元,該公司將下調的主要原因歸咎于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疲軟。中國占了蘋果全球銷量的20%左右。
蘋果公司抱怨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導致了該公司業(yè)績的下滑,“中國經濟放緩”還被認為拖累了更多美國公司。部分西方輿論將注意力從美國股市下跌轉移到中國經濟放緩上,進而對2019年中國消費市場形勢做出悲觀預測。 蘋果2018年8月底達到1.1萬億的市值,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被喻為奇跡,但一轉眼跌到不到7000億美元。作為全球標志性高科技公司以及美國的符號之一,它經歷如此劇烈的股價震蕩,顯然不是美國經濟的什么好兆頭。所以說星期四蘋果單日跌幅近10%比美國股市普跌要驚悚得多。 中國經濟在放緩,這是事實,但是首先,蘋果大幅下調今年第一財季在華銷售的預期,不全是中國經濟放緩的原因。去年蘋果在華銷售下跌了1%,而這是在蘋果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2018年前11個月,蘋果在華的主要競爭對手華為銷量增加了28%,中國的另一家手機生產商小米增加了9%。中國經濟增長換擋已經有好幾年,蘋果在華銷售好時被認為是它的手機本身好,賣得不好了,就成了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拖累,這個邏輯是很成問題的。 蘋果必須正視其獨特競爭力正逐漸消耗殆盡的現(xiàn)實。蘋果作為智能手機的先驅,一度引領了手機革命。但是中國手機廠商逐漸追了上來,中國國產手機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功能上已經不遜于蘋果,甚至一些本土化的設計更加人性、適用。昂貴的蘋果手機失去了讓人眼前一亮的獨樹一幟的東西,其高價格的物有所值受到越來越多的懷疑。 在中國各地,遍布著國產手機的銷售網點,蘋果手機在銷售渠道上明顯敗下陣來。隨著華為等手機向中高端市場進軍,越來越多的蘋果老用戶選擇轉用華為,有很多蘋果用戶之所以沒有轉用華為,是因為被蘋果操作系統(tǒng)“綁架”了。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蘋果不實現(xiàn)新的革命性創(chuàng)新突破,只是做點修修補補,那么除非它大規(guī)模降價,與華為等中國廠商拼價格,否則它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持續(xù)下滑將是高概率事件。 蘋果在中國市場掉點銷售量就引發(fā)那么大恐慌,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二個原因:貿易戰(zhàn)加劇了投資者對蘋果前途的悲觀。 白宮對貿易戰(zhàn)形勢有一個大判斷,那就是中國對美出口遠大于美對華出口,因此美方有絕對優(yōu)勢。此外由于美方掌握大量核心技術,進一步強化了中方損失遠大美方損失的態(tài)勢。美方甚至不懼與中國“脫鉤”。 但實際情形比上述預期要復雜得多,而且結果不是板塊式整齊出現(xiàn)的,而是牽一發(fā)動全身,雙方利益犬牙交錯,損失也錯綜交織。 貿易戰(zhàn)首先亂了供應鏈,關稅經過一連串傳導,埋單最多的說不定是誰。貿易戰(zhàn)還打亂了預期,動搖了信心,后者的倒塌更說不定砸到誰。美國去年制裁中興,狠整華為,貿易戰(zhàn)打得烽煙四起,但是現(xiàn)在蘋果顯然成了一系列紊亂的受沖擊者之一。 蘋果太大了,它的全球性更徹底,因而全球市場出任何重大問題,它都跑不了。貿易戰(zhàn)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xiàn),各種連帶的悲觀預期越積越多,蘋果股價在一筆一筆為這一切埋單。 蘋果猶如美國的縮影,蘋果股價劇烈震蕩,刺激了人們對美國這一輪繁榮可能破裂的預期。市場比政治家更敏感,因為華盛頓的決策者們在拿美國的經濟前景賭,而投資者們在拿自己的錢賭。 蘋果畢竟站在行業(yè)的高處,它的技術資源和市場資源最豐富,用以調整的手段也最多。希望它不會重蹈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覆轍,很快找到應對問題的辦法。美國更是各種關鍵資源的最大擁有者,它需要的是實事求是,不要擰著規(guī)律蠻干。 |